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 > 榴榴无忌

中国没有历史,只有王朝更替

| 人围观 |

炉中火神2025-10-22 17:48:50

中国没有历史,只有王朝更替。中国历史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历史,只是王朝更替的循环,缺乏向更高阶段的自我超越。回顾中国的历代王朝,每一个帝王都在殷鉴前朝,总结所谓的教训。商朝因为将大部分的军队派出去开荒,忽略了内部的防御,结果被周朝偷了水晶。周朝总结了自己得国的原因,选择让诸侯去开荒,自己留守大本营,开疆守土两不误。结果是诸侯逐渐壮大,连周天子也不放在眼里,最后被秦端了老窝。秦朝反思了周王的教训,认为诸侯是王权最大的威胁,抛弃周的宗法制改,分封为郡县,实行中央集权,建立首个大一统王朝。然而,当民众起义时,郡县的官员有的作壁上观,有的甚至的参与反叛,结果是帝国倒下的速度变得更快。

西汉初汲取了周秦的经验,实行半分封半郡县制度,消灭异姓势力,培养刘姓诸侯,结果七王之乱,差点断送了王朝命脉,武帝一旨推恩令既推平了诸侯,也造就了权臣,结果外戚王莽政变偷家。东汉为了制约外戚,培养了自认为最没有企图心的宦官,结果两派斗来斗去,天下鸡犬不宁,皇权无力制约,地方逐渐做大,最终皇帝沦为权臣玩物,百姓更是不得安宁。唐朝总结了南北朝和隋王的教训,用节度使来强化皇权,结果皇帝却被节度使赶出了皇城。虽然叛乱最终平息,但中央却再也无力制约地方王朝再次分裂为五代十国。

宋朝看到了五代十国的军阀混战,杯酒释兵权,重文轻武,皇权与士大夫共治,天下百姓得到了修养,却忽视了外敌的力量,被游牧民族平推。明朝再次总结前朝教训,将游牧民族赶回了大草原,天子守国门,却从建国伊始就将天下变为朱家一家之天下,最终内外冲突同时爆发,却无人相救,便只剩下那句君王死社稷。清朝作为历史研究最透彻的王朝,处理好了一切内在问题和外在隐患。早期虽起义不断,但没有实质性的威胁皇权,本以为能关起门来万世传承,却没想到海的另一边,世界早已是高楼万丈,大炮轰鸣,最终被联军轰开了大门,葬送了命脉。

中国历史上的各个王朝,无一不是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中开始,又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中结束。正应了那句话,我们从历史中得到的唯一教训,就是我们从没有在历史中得到任何教训。论对历史的深入研究,我们称第二,大概没人敢称第一了吧。我们不禁要问,古代那么多伟大的思想家,那么多英明睿智的帝王,为何从历史中没有得到真正的教训呢?我想,如果用一句话总结,那就是一切源于不可修复的系统bug。历史上的每一个王朝都建立在这个系统bug之上,也就注定了他们或早或晚都有死机的那一天。而这个bug的名字就叫做皇权。在皇权下,帝王们不过是打江山坐江山的奴隶主,是从人下人翻身成为人上人的暴发户,是屠龙少年终成恶龙的宿命写照。

为什么说皇权是不可修复的系统bug?因为它意味着压迫、愚昧落后和血腥,它不需要发展,它更容不下自由。帝王们从上尉的那一刻起,最重要的任务是保住屁股下那把椅子,而不是什么解放思想、科技发展或者人类文明。表面上,每个王朝的覆灭都是源于最后那一场血腥的战火,实际上,从王朝诞生的那一刻起,那个火把就已经藏在那张椅子的下面,并牢牢的焊在了一起。他也许早就被发现,却被心照不宣的选择无视。

中国的历史书籍大多是站在帝王的视角看待王朝的兴衰,并习惯性的将问题或归结为昏君奸臣,或归结为红颜祸水。却从不曾站在百姓的视角来看待权力的更替。历史成了宫廷剧般走马观花的放映,从未跳脱出皇权的恶性循环,而真正承受代价的芸芸众生却没能留下任何声音。站得高,看得远,文明的高峰从不诞生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之上,而是藏身于万家灯火的房舍之中。历史的真相也从不在帝王的墓志铭上,而是在百姓的血泪史中。








随便看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