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 > 榴榴无忌

酒身体不需要,但灵魂需要

| 人围观 |

皓月星辰2025-09-22 17:40:22

我们常说:“喝酒伤身。”医生告诉我们,酒精伤肝、损神经、扰睡眠。健身房的教练会说:“戒酒吧,它只会拖慢你的进步。”家人会劝:“少喝点,对身体不好。”这些话,都对。
如果身体不需要酒,那为什么酒能在历史长河中绵延不绝,成为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?因为灵魂需要酒。
在古代,酒和诗几乎是孪生兄弟。李白要“举杯邀明月”,三分豪气,两分浪漫,五分是酒的力量;苏轼在黄州的夜晚“把酒问青天”,孤独寂寞都随着一杯酒倾泻而出;陶渊明“不为五斗米折腰”,却愿意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,一壶浊酒伴清风,足以安放灵魂。
对这些文人而言,酒是他们表达情感的媒介,是孤独心灵的伴侣,是通向自由的钥匙。除了诗与远方,酒更是人间烟火里的真实。
在中国人的文化中,没有酒的饭局,总觉得少了点什么。长辈和晚辈之间,一杯敬酒,是尊重;朋友之间,碰一杯,是情谊;陌生人之间,酒一入喉,就多了几分熟络。有句话说得好:“酒是桥,把人心从孤岛连到一起。”有人借酒言欢,有人借酒释怀。酒局上的推杯换盏,其实是人与人之间最柔软的交流方式。
“对酒当歌,人生几何。”
有人喜欢热闹的酒局,有人却偏爱独酌。一个人对着一杯酒,把白天的喧嚣、工作的压力、生活的琐碎,全都放下。微醺下,恰好让心灵卸下防备,开始面对真实的自己。陌生人因酒成为朋友,朋友因酒成为知己。
在一个觥筹交错的夜晚,关系的距离被缩短,灵魂的隔阂被打破。所以才有人说:“一千个场合,可以没有菜,但不能没有酒。”因为酒本身,就是情感与归属的载体。酒不是必需品。
没有酒,人一样能活下去。可没有酒,生活却少了一点滋味,少了一点诗意,少了一点真诚的温情。酒,不解渴,却能解忧;不养身,却能养心。对身体而言,它是可有可无的;对灵魂而言,它是无法替代的。








防水图




















随便看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