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 > 榴榴无忌

聊聊高考

| 人围观 |

中医师2025-07-25 17:51:27

前后三十年,聊聊高考的前生后世。
​中间牵扯到敏感话题,自行脑补。一年一度的高考大戏,随着最大的一块,夏季普考的落幕,各回各家,各找各妈,千万个家庭,或喜或忧,或幸或诲,已成为过去式。
​有啥用呢?往前走,才是立足之本,这个高考,本就是个不定式。
​最大的转折点是1997年的金融风暴,那时候,往前数的刚就业的这一批硕士博士们刚出生,国家出了政策,软着陆,于是19992000开始大学扩招。中专生格大专,大专生格学院,学院拼合大学,大学拼合综合大学,综合大学拼合创一流大学……
​总之,鼓吹,收费,扩招,一下子,村里的大学生们多起来,慢慢地,几乎家家都有。
​GDP几百万亿的增长,2003年想当然的成为第一个就业触角,批量产生的大学生无法就业。曾几何时,大学生这种天之骄子,成为985的专属名词。
​高考这种举全国之力选拔人才的赛道开始于隋,随着封建王朝的湮灭,1905年寿终正寝,1952年新中国开始新高考,中间科补,
1968年前,升学的路就堵塞了,于是那时候有个群体叫做老三届,19771978年开始恢复高考,​再于后的20多年,是真的有才青年改变命运的天之骄子,一个村几年出一个大学生都是无限荣耀的事情。和大学生配套的是接班,技校,……总之,那时候的上学还是基于就业。
​这一切在2003年戛然而止,前面社会制度发生了什么?自行脑补,市场嘛,所有社会问题的代名词,以至于与此相关的。
这些都是历史,在这一代孩子眼里,理解不了,因为,今年毕业的都是05后了嘛。
那么,我们就聊聊高考最近发生了什么。
名校效应,是从985211开始的,那时候,从可以报六个七个学校开始,到可以报十四个学校,一个学校五六个专业,可调剂和不可调剂。那时候,名校光环正是时候,于是,报志愿就和开盲盒一样,刺激,兴奋和值得期待。
然后呢,这套轮子2020以后就不香了,山东高考实行96个志愿专业加学校,1比1投档模式。同时人工智能启用高考投档,12345,五秒解决排位问题。而且,既投既中,应该说,解决了根本的焦虑问题。
同时,小三科开始赋分制,从开始的零分赋28分,到今年的零分赋30分,高考已经完全市场化。
封建也好,半殖民地半封建也好,一路走来,高考已经沦落为市场化。
名校光环已经被批发,其实,最后知后觉的还是普通大众。从今年的录取来看,专业的拥挤,说明这一代家长们更加务实。
滔滔江河无限远,给大家科补这一段,无任何恶意,只是想说一句话,走出去,只争朝夕,踏步只属于我这种念旧的人。


随便看看